学生作品

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读许嘉璐《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2015-09-19
高504班 王欣怡
18975

浩瀚如云,那一首首绮丽的佳篇不知撩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佳期如梦,那一阕阕仄仄平平的诗词不知动容了多少人的意愿;凝眸望远,那巍峨巨章,滚滚词藻,不知激荡着多少壮士。

可如今,如今的地球村,便轻而易举的开工动土,将流淌了几千年的悠扬打断根茎,让现代真正现代了。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清晰的概念,甚至认为这种传统礼仪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更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更是真善美的体现。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得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了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了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遍身披雪,脚下的雪已有一尺多厚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这就是“真”的体现。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后的经济基础来孝顺老人,心却已经没了,孝顺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众所周知的,这告诉我们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这便是“善”。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慎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把鹅毛送给了唐太宗,唐太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广为流传开来,这便是所谓的“美”。

真善美,能配得上这个名词的事情并不一定要有多大。你细细观察,其实小事里都会蕴藏着真善美。什么是爱,有没有真爱?在这个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社会,人们不禁开始怀疑它的存在。但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了我们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只要你的心灵够美好,那么,你的身边处处是真善美。

真诚,善待,心灵美。这是我对一个人是否拥有充实生活、快乐生活的基本原则。在你的生活中,只有至真、至善、至美,你才能快乐,才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生活中的真善美不是在耀眼的钻石的光芒下体现出来的,也不是在那些大人物的身上才能体现出来的。反之,生活中的真善美往往是从身边平凡的事中体现出来的。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真善美精神更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文化发扬光大。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为国人和海外华人引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或许真善美也不复存在。

当不能再花前月下,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沧海桑田时;当那摇落漫天芳华的梧桐兼细雨不再映入眼帘时;当峨冠博带,长袍轻袖已变成短衣短裤时——疲惫的心,该怎样才能释放?没有去处!人,赤裸裸的暴露在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没有去处!文化,又岂是说去就是的。古往,又岂止是高楼大厦堆砌而成的?季羡林大师曾倡议“国学”乃根本。中国的根,便在这儿,中国的魂,本就于此。古今多少事,悠悠,切莫让,文人骚客,在其心之初,梦之萌动的地方,画上休止符。

我念,那红酥柔荑,香脂粉腮,定是难得的尤物;我信,那一枚红叶寄相思,蜀女的爱连梧桐叶也载不动的刻骨铭心,定是时空再移,也难再有的佳话;我怜,桃花血泪,落红流水,定是咳断了心肺,也诉不尽哀怨相思——五千年,便就锤炼了多少凄绝,哀绝的佳话

这些,你舍得丢吗?不舍得!钱钟书不知提倡了多少次了,王国维大师也不知提过多少遍——人之根本,树之种粒,文化,丢不得!我们必须知道当一切都充斥着尖端科技时,这远古而来,早已泛黄的纸页,是其根本。

文化依旧在我心中永驻,真善美精神莫失莫忘......

指导老师:吴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