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

“戏”梦

2015-09-19
高二448班 姚璐
16945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恍惚间似乎又回到了儿时,在那些红光绿影,喧嚣四泄的戏台上,在那些生旦净丑,浓墨重彩的戏角上,更在那些唱得了半个中国的盛世浮华与倦意褴褛的戏词上。

少时不识愁滋味,如今翻开记忆的画卷却如何也描摹不出幼时听戏的情形。只依稀记得那些五光十色的彩灯映射在戏角的皂靴罗袍上编织出一朵朵流光溢彩的花,那些在戏台上舞得翩若惊鸿的衣袂,划破老旧戏楼中浮动的厚厚尘埃,而后灰飞涅灭。

所幸,却还是记得年少时伴随外公外婆听戏的戏种-----阳戏。

头一次听到这戏名时便觉好笑,“阳戏阳戏,我还阴戏呢!”倒也正巧撞到了点子上。湘西少数民族这一带古时便流行祭祀,多祭各路鬼神,祭祀时为了驱鬼求神,便在堂前演戏,俗称阴戏。后来又渐渐从阴戏中衍生出阳戏,阳戏是专门给人看的,不过一般设立在晚上演出。

因为是山里乡区,再加上风俗影响,所以阳戏早期总演些神怪传说,后来随着大剧目的传入也纷纷蜕掉原来那层原始的皮改翻演了京戏昆曲的经典曲目。

如我少时的零星记忆,便有《秦香莲》,《四郎探母》,《杨家将》等等。或许是年少心智未开。看戏也就图个热闹可讲,谁家的小孩不是一看戏就盯着戏子繁复华丽的戏服目不转睛吗?其余的也就是些闲的磕牙的老太太,老大爷,排遣终日的闲散无事听听戏,聊聊家常,怎么说也是娱乐了自己,丰富了大家,何况当时看戏的门票费就要两元呢!现在凭着外婆家余留下来的录音磁带,细细重温。总觉得有那么点瑕疵,却又说不上,只觉得心里头忽的冒出了个疙瘩,瘆的慌。

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戏种就有成百上千,其中属京戏,昆曲等最甚。

一说到京戏,我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一张张花到怪诞的脸谱以及一声声“呀呀”上口的怪叫,却也总觉得那里面有一种韵味——皇城的味道。历史总是被时代所颠覆,时代又总是被英雄所创造。皇城总是积聚了一个朝代的太多心血,以至于她是如此真实的活在我们的眼里心上。

巍巍紫禁城带个我们的是百年间的肃穆庄严,即使她比不上那个穷奢极尽,足以颠覆人类想象的大明宫的十分之一,可是至少她是完整的。那个长安,那座大明宫,毕竟太像梦了。如此这般京戏便有了她与生俱来的韵味,那种黄腔慢调,即使我听几次就想换几次戏曲频道台的音速,却还是忍不住驻足去细听,即使听不出个所以然,光看看那些美好的服饰,也是另有一番赏心悦目。

“这景色撩人欲醉,不觉来到百花亭。通宵酒。啊,捧金樽,高裴二士献殷勤奉啊!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贵妃醉酒》里唱得好啊,杨贵妃醉卧百花亭,却还心心念念到高裴二士殷勤献的愁啊。这便是京戏,三两句唱词便离不开历史政治。人们倒也是津津乐道,毕竟世道再怎么变,人心总不会变太多。所以民国的时候,在那个浮华动荡的年代,人们总是会找点乐子来寄托悲情的,譬如说:做梦。于是人们选择了听戏。毕竟戏曲太像梦境了,那些吹拉弹唱,拍板绝活总是能勾起人们对以往的怀念。当然,有人能在戏中醉生梦死,有人就能从戏中悟出真谛。也难怪大上海的“十里洋场”在如何繁华终究抵不过梅老板一出冠盖满京华的戏。由此可看出京戏的影响之大,渊源之深。

至于昆曲,我不由笑了笑。江浙淮南的清新小调,不比京戏的浓墨重彩,可杜丽娘的一朝游园入,已惊梦百年的传奇却让我怎么也无法忘记。我是南方人,虽不在江南一带,却也有着印象中的江南。那里春水绿无边,画船听雨眠;那里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就连戏曲都衬合着景致透着股清新小雅的调调。唱的戏也以爱情居多:什么《长生殿·惊变》,《玉簪记·琴挑》,《桃花扇·梁洲词》唯一让我心有余悸的怕还是杜丽娘那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一出虽不多,却让人由心底而来的一股惆怅。我确是忘了,即使江南再清隽脱俗,总该留下了一座六朝古都,这怕也是脂粉气与战火气最重的一座都城------金陵。

经这么一说心里头的那道疙瘩倒是有了些着落。毕竟阳戏便是阳戏。她再怎么浓墨重彩也比不过京戏,她再怎么隽永脱俗也敌不过昆曲。她是独属于我们湘西这一带特有的文化遗产,她适合传唱于这山清水秀之间,这是大山里的戏;她适合传唱于夜黑风高之时,这是祭祀时的戏。她应当歌颂乡间勤劳的农民,田里辛勤的劳作。比如《盘花》,《捡菌子》,《掐菜台》。

如果把戏曲文化比作一位绝世独立的美女那么京戏便是她曼妙的曲线,这线条不柔不软,却真真恰合了一个“妙”。她韵调急速明快,跳脱扭转灵动的腰肢,如阳春三月明媚靓丽的灼灼红桃;她曲风骤缓下扬,端正高昂笔直的背脊,如秋风飒飒杀尽百花的灿灿金菊。这是一种属于国粹的“妙”韵。变幻莫测,时扬时抑,是穿透百年时空的绝响。而昆曲则是她绝世无双的容貌,这容貌清丽脱俗,隔绝尘世,不食人间烟火般隐藏在江南水乡糅合着吴侬软语的细腻尘色里,在那轻舟绿水,烟雨朦胧的世界中,独自歌颂着那无数动人心弦的传奇故事。

有形有色中,最缺的就是那一笔绝韵,那眼角眉梢的一点泪痣,恰恰便是绝韵所在。而作为地方小戏种的阳戏,花鼓戏等便是组成了那风情万种的惊鸿一点。

正因为有了灿若繁星的地方戏,中华戏曲才显得更为璀璨夺目。那蕴含着生生息息无穷无尽的地域文化将在中国这片红色热土上永恒不朽。

可是随着现代文明的猛烈冲击,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在逐渐褪色,被遗忘,或者被更改。我们并不反对传统文化融合新元素,可是绝不能任由其淡出人们的视线。

因此我的中国梦便是希望传统文化能得到她应有的地位,在中国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继续她的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指导老师:吴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