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

湘西州民族中学:非遗苗绣进校园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2024-10-24
文字:2302班姚潼 图片:王敏
740

微信图片_20250226090757.jpg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与培养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推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营造学非遗、爱非遗的良好校园氛围,10月22日,湘西州民族中学在知正楼报告厅开展“苗绣非遗进校园 指尖传承别样美”为主题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活动诚邀湘西州非遗(苗绣)代表性传承人向秀波老师普及苗绣知识,教授苗绣创作技艺。

微信图片_20250226090802.jpg

党委委员、副校长葛红梅在致辞中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感谢向老师给民中师生送来“非遗大餐”,希望通过活动的举办,增强广大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苗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指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流传在湖南湘西、贵州雷山县等地。苗绣用十字绣为基本针法,数纱而绣,不用底稿,反面挑正面看的特殊技法,使整件挑花作品显得更加美观精巧。2006年5月20日,苗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中,向老师详细给大家介绍了苗绣的传统演变历程及演变故事,耐心地给同学们讲述了苗绣中的线条以及绣法现场演示了苗绣的多种技法。学生们在向老师的指导下,纷纷拿起针线,尝试绣制简单的图案。从最初的生疏到后来的渐入佳境,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就感和喜悦。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非遗苗绣进校园活动,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微信图片_20250226090818.jpg

近年来,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湘西州民族中学充分发挥湘西少数民族资源优势,将竹竿舞、土家摆手舞、苗鼓苗画等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引入校园,通过非遗文化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完善创新学校德育体系,坚持把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成立相关课题组,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提升学子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