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

“国培(2015)”高中体育(骨干教师)班总结

2015-10-29
谭健
16697

2015年的9月17日至2015年9月26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教育部“国培计划(2015)”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首都体育学院高中体育(骨干教师)班的培训学习。培训的内容丰富多彩,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专家的报告,又有特级教授的核心理念讲座,还有现场观摩、亲身体验、分组研讨。为期十天的培训,我感觉每天都是充实的,因为每天都会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感觉到自己在教学上还不成熟,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我还是有收获的。这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教育了我,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受益匪浅。

一、理念转变,知识更新

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讲授,使我们很多身处困惑中的中学教师了解到了体育教育发展趋势,大大提升了知识面和综合能力。例如:郭建军教授的课《我国青少年体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探讨》,使我们从新的角度再去认识新课标教学环境下体育教学的思想性与创新性;骆秉全教授的课《高中体育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使我们在教学科研中得到了更多的启发与支持点;李相如教授的课让我们相互探讨、重新认识体育教学的任重道远;张立新教授的课使我们更加注重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适时进行德育教育的相关新概念、新知识。所有老师对我们的授课可谓节节精彩,无不是对我们每位学员进行知识的洗礼。通过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培训学习,也适时解开了大家心中的疑惑,弥补了理论知识上的缺陷,为进一步搞好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班级活动丰富,学员劳逸结合,学习效果好

在本次培训学习期间,全体学员不但认真参加了培训学习,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成立了临时班委会,并很好地开展了各项工作;为了加快学员间的认识了解,在班主任老师以及班委的组织下,一开学全班学员就开了班会,进行了拓展练习,形成了团结向上的团队;同时加强了和各位授课教师的联系、沟通,组织了红歌大比唱。这一切活动的开展加强了相互的沟通,为更好地完成培训学习活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在反思中提升,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十天的体育骨干教师专项培训,我认真地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 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独唱”转为师生“合唱”,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其次要明确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标: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学事例的进行思索;在行动中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最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积累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准备好科学依据;(2)把每一节课或平时的教学所思所得及时记录,进行积累为今后的科研准备实践材料;(3)找准自己教育科研的切入点,注重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也就是说,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本次培训的形式除了请专家、教授给我们开展讲座,还结合让我们老师分组合作,相互探讨的方式。这种学习模式,我认为非常好!对于上课的老师,我由衷感谢。因为他们在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还要承担讲座,给我们学习和讨论,付出不少心思和精力。而且,辛辛苦苦上完课,还要接受我们的讨论和建议。平易近人,上善若水,深受学员们爱戴。同时,全体学员也圆满地完成了学业。我们深知,理论学习重要,实践更重要,纷纷表示回到工作岗位后,一定要继续加强学习、不断践行所学知识,在各省,各地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努力提高体育学科教育教学,促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短暂的培训结束了,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受到的思想震荡将伴随我以后的教学生涯。相信今后的我定能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