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

我有一段情,唱给民中听

2017-03-21
554班:彭永姗
18191

554班:彭永姗  指导老师:彭玉霞


“乾州,十里盆地,四面环山,二水环州,三陆横陈,状如乾卦,故名乾州”。

省立十三中学,傍着万溶江,兴于乾州大地。我是民中人,省立十三中学,是民中的乳名。而我的家不在乾州,来民中的学生们,多半也都有着负籍求学的味道——民中所在的乾州大地,是我的第二故乡。

之所以亲切的称之为“第二故乡”,苟非此为学生奔波之处,可称故乡,自是民中以她的人格魅力所带给她怀抱里的人们的亲和感。初来民中,地陌人生,民中却用她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位新来的、远道而来的学子。犹记得入深秋之前,每早天亮得勤,当广播放起红歌时,门卫们常是踏着正阔的步子走向工作的岗位去的。边走,他们边跟着和“咱当兵的人”,直让人觉得他们是正气浩然的。我去晨跑,对于清早到操场的学生,迎面跑过时,竟还会举起拳作加油状,口里给你鼓劲儿。或许你要说学校不过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了,我由此生感,我却要说这也是学生生活之地。每踏上这片土地,常觉得民中的门卫大叔始终是充满正能量。正是这样一群可亲可爱的人,站在民中最不起眼却又倍加重要的岗位上,作为一撮土,滋泽着幼树芬芳,显得厚实而温暖。

是学校,自然离不开教学。老师便是教学之中源头活水来的载体。而这流去的地方却不是死潭。当我们均是沉默的,他们也会是沉默的,但不总是。我们的沉默源自一种懵懂、敬畏和渴望,而他们选择最本质的交流。师生之间,似乎常是一往一来的,犹如潺缓壮阔的江水,流过初生的平原。这好像是民中与别人最不一样的地方吧。对于这一点,大家应也都心知肚明。纵使各个学科被嵌入了富丽堂皇的中学体制之内,花样再翻新也逃不出教学的范畴,教师们偏要用他们独特的个性在这之上闹出一番新气象了。

记得上到《兰亭集序》一节时,任课老师特地说到“流觞曲水”是怎样的。她一面驰然向往,一面又惋惜夙叹;作为一位执教语文的老师,她似乎对古时文人雅士的赋诗文化活动情有独钟,甚至于课堂上兴诗一句,道:”搞个洄水,煮酒吃肉,流水作诗,惬意。”事后,我还同她谈到“踏莎行”这个词牌名,说起它的历史渊源也是同修禊有关。她听罢,十分之惊喜,同我接着一谈便有长久。我以为,身为老师同学生而言,虽有台上台下之差别,两者之间定还会是有共鸣的。这甚至是本核。而民中教师诠释了这一点,让他们的学生敢同他们扬言道:“高山流水豪情,尚有知己在,古筝琵琶共赋。”

民中,小而言之,也是一个社会。朝夕相处的同学,比起同窗之情,更亦是战友。民中学生很多时候是快步走路的:因为他们没有时间放弃下一个题。而在此繁碌之中,他们却自有自己的快乐之处——校门口树林阴翳下的宣传张贴栏,是饭余的必经之处,每一个由此经过的学生,常会驻足。

 宣传栏无疑为民中学生增加了不少话题。除了社团活动的公告之外,学生们常也会把自己捡到的公交卡和钥匙等等贴在公告栏上,附上三两句幽默的打趣,等待哪位粗心的原主人取走;或是有同学者,用便签写好自己的认识展开激烈的讨论甚至辩驳;有人用其敏锐的观察在栏上记下校园某处的某一现状;也有人贴几段闲时株笔供人赏阅......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宣传栏似乎成了各个年级学生们沟通的桥梁,以多姿多势之观,作百花争艳之势。此便又是民中学子之勤奋、敏锐与可友了。在这样的勤奋友爱之中,民中自也变得和蔼可亲,变得生活近人。民中以她的姿态从容怀拥着莘莘学子,就是这样的她,若有人说道她的怎样,所有的学子定都会出来维护她罢。

大抵故乡便是这样一个地方,你是绝不允许别人说她一丝一毫不好的。校园呐,我们所来负籍求学,吮的是您的乳汁,亲的是您的心眼。

第八十轮和风吹絮之际,我要把我的情,唱予长亭、唱予山松、唱予万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