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德夯,苗文deut hangd(deut为地方、场所;hangd为下边、底处,这里引申意义为山沟、峡谷),意为“美丽的峡谷”。由于山势跌宕,绝壁高耸,峰林重叠,形成了许多断崖、石壁、峰林、瀑布、原始森林。区内溪河交错,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有丰富的 动植物资源。自然风光十分秀丽迷人。德夯苗寨,位于吉首市西郊24公里,面积580平方公里。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是一颗天工巧的风景明珠!这个自成一体的德夯风景区内,溪流纵横,峡谷深壑,瀑布飞泻,群峰竞秀,古木奇花,珍禽异兽,苗族风景,皆在其中。
德夯苗寨位于德夯风景区的核心,苗寨依山而建,千山飞瀑环抱,民居飞檐跷角,半遮半掩,封火墙,吊脚楼,雕花窗,造形奇特,格调鲜明,色彩纷逞,丰富多彩,无不显示出远古遗民的氛围。
在风景秀丽的湘西风景区内,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德夯苗族村。“德夯”为苗语,意为美丽
德夯苗寨:
的峡谷,距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约24千米。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溪流纵横,峡谷深壑,瀑布飞泻,落差达216米的流纱瀑布,如白练凌空,似银纱悬壁。这里群峰竞秀,盘古峰海拔700多米,峰顶呈葫芦状,分大小两峰,绝壁千仞,天险难度,站立峰顶,方圆景色尽收眼底。这里有著名的公路奇观,这便是湘川公路上最险关卡——矮寨天险,从山麓到山顶全长只有6千米,却转了13道弯,公路如白带盘旋于青山之上,车行路上,伸手可抓到窗外白絮般的云雾。德夯距湘西自治州州府吉首市,属省级风景名胜区。这里山势跌宕,绝壁高耸,峰林重叠,形成了许多断崖、石壁、瀑布、原始森林。区内溪河交错,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自然风光秀丽迷人。自矮寨镇沿溪上行4公里至德夯苗寨,沿岸筒车、水辗、古渡、小舟,伴以苗家吊脚楼,一派田园诗情。九龙溪穿寨而过,四周山色清幽,悬崖如削。过石拱桥可登盘古峰,峰高400余米,山巅有大、小两峰,顶宽约5公顷多,为盘根错节的原始森林,四周绝壁,站立峰顶,方圆景色尽收眼底。
吉首市德夯风景区地处云贵高原边缘,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西郊,距吉首市24公里。德夯旅游区以矮寨为中心,东到堂乐洞、西到大龙洞,南从武山、莲台山开始,北到流纱瀑布(全国落差最高的流纱瀑布和瀑布群),小龙洞,总面积约190平方公里。自矮寨镇洞溪上行4公里至德夯苗寨,沿岸筒车、水辗、古渡、小舟,伴以苗家吊脚楼,一派田园诗情。九龙溪穿寨而过,四周山色清幽,悬崖如削......在青山绿水间,点缀着一幢幢灰瓦石基吊脚楼,一条条光滑的石板路,一座座精巧的石拱桥,一群群赤足红装的浣纱苗女。还有那古老的石碾和筒车,在水力的带动下,咕咕噜噜、咿咿呀呀,不知疲倦地旋转着,一派田园诗情,这就是德夯苗寨。由于这里是纯苗区,苗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对德夯影响很大,苗族人民的四月八、跳鼓舞、三月三歌会、赶秋、接龙、推牛以及苗岭情歌,无不吸引着中外游客。因此,古朴优雅的苗族风情又成为德夯人为景观的特色。 凡游人来到这里,都被德夯神奇的自然风景和浓烈的苗族风情所陶醉,令人有诗赞曰:一人盘古到如今,佳境蓬莱何处寻?莫向仙神询去路,湘西德夯醉游人。
景区特色:
在德夯居住着一群苗族百姓,民风古老纯朴。他们以歌为媒,自由恋爱。女人喜戴银饰,穿无领绣花衣;男人爱结绑腿,吹木叶。他们自己种桑养蚕,纺纱织布,手工织品巧夺天工。这里的人们沿用古老的方法榨油、造纸、碾米、织布,用筒车提水灌田。小溪河旁,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筒车,吱吱呀呀地转动,构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德夯苗寨
德夯村现居住有80多户人家,他们的节庆活动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苗年、斗牛节、姊妹节等,其中尤以苗年最为隆重。苗族的文化活动有苗歌、苗舞、抢狮、上刀梯、斗牛、赛牯牛,粗犷豪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有苗家做客、拦门对歌、敬酒、苗家跳歌晚会、歌舞会、苗族鼓舞、灯火送客等30多种节目。
德夯位于吉首西面20公里处。矮寨的德夯非常有名,它是一个典型的苗族村寨,湘渝公路最险的一段就经过这里,在水平的100米之内,公路共绕了13个弯,上升了数百米,如果你来这里,勇气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在矮寨以西10公里的地方,有著名的流纱瀑布,据说该瀑布的落差达216米,雄踞全国之最。由于峡谷的风很大,使得水流左右飘舞,“流纱”二字恰好能描绘出它的特点。
这里山势跌宕,绝壁高耸,峰林重叠,有许多断崖、石壁、瀑布、原始森林。景区的主要景点有:新寨、三姊妹峰、观音洞、玉钻峰、天门、画壁、相依岩、驷马峰、画屏峰、德夯村、接龙桥、盘太峰、原始次生林、腊梅林、云雾峰、椎牛花柱、玉泉门、玉带瀑布、雄鹰展翅、吉斗寨、椎牛界、船头山、孔雀展屏、九龙溪、梭子岩、银链瀑布、海螺峰、九龙门、流纱瀑布、九龙潭、夯峡溪大洞、骆驼峰、燕子峡、瀑布群等。
三大亮点:
第一大亮点:万年峡谷风光
一听万年?那自然是时间久远,经过大自然千锤百炼和风雨剥蚀,历经沧桑而形成的,是不经过任何人工雕琢的,是老天爷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介绍德夯大峡谷之前,我先给各位简单介绍一下武陵大峡谷。武陵大峡谷位于云贵高原与武陵山脉相交的地方,是由于地壳运动碰撞而形成的。整个峡谷极具地质科研价值。而德夯大峡谷就是武陵大峡谷中最精彩、最优美、最具代表性的地段。中国地质协会同联合国地质专家在德夯景区考察峡谷地质构造剖面时,一致认定,德夯景区的地质断面为世界唯一的寒武纪地质构造的标准“金钉子”剖面,在地质、地理上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德夯大峡谷东连雪峰山脉,南西接云贵高原,受地貌地势影响,峡谷西北部山高谷深,悬崖陡壁,东南部则开阔平坦,孤峰独秀。
峡谷东部分布有元古代震旦纪地层,地层中的岩石多为灰色砂岩、黑色页岩、灰白色碳酸盐岩。中部和西部为巨厚的古生代寒武纪地层,岩石多为灰白色或深灰色白云岩和石灰岩。所以大家到了德夯景区以后就会明白,为什么德夯景区内的岩石大多是灰白色或黑色带片状的页岩了,而且大家在德夯景区中心文化广场所铺的岩石上可看到有许多三叶虫和古水母的化石,这就说明德夯大峡谷在六七亿年前曾经是原始海洋,后来随着地壳运动,海水上涨逐渐变成陆地,经过大自然风霜雨雪的冲刷和侵蚀,慢慢形成现如今德夯大峡谷独特的地质地貌,这也就是德夯大峡谷为什么被专家称为“万年大峡谷”了。
大家也许会问,那德夯的地质特点是不是和张家界的一样,我们看了张家界的山,也就没有必要再去看德夯的山了,如果大家是这样认为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德夯的地质特点是和张家界的有相似之处,但却有着根本的区别,张家界岩石属石英砂岩,峰林地貌颇具阳刚之气,而德夯的则是石灰石岩。峰林地貌就像景区内的苗家阿娅一样充满了婀娜之美。德夯共有九条小峡谷,其中以九龙溪、夯峡溪、玉泉溪三个峡谷最为有名)景区内高达190米以上的瀑布有20多条,其中的流纱瀑布,垂直高度216米,为中国落差最高的瀑布,在2011年4月23日被评为“中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瀑布”之一。
苗寨是德夯的一大特色,在这里民俗风情异常丰富。我总结了一下,苗族有五个美:信仰之美、爱情之美、衣饰之美、歌舞之美、生活之美。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德夯还有“天下鼓乡”之美称。所以在这里,鼓舞是异常的盛行!花样繁多,擅长者众多,在德夯你随便抓起一个掉着鼻涕的小姑娘,她就可能给你表演出一套令你叹为观止的鼓舞来。苗鼓分为两种类型:庆年、庆神两类。什么意思呢?重大节日、拦门迎宾的时候啊、表演的就是庆年鼓舞,祭祀时表演的鼓舞就是庆神鼓舞。在德夯苗寨,到现在已经出了5代苗鼓王,2代猴儿鼓王(简单解释一下猴儿鼓),其中第一代苗鼓王龙英堂曾受到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授予称号,德夯的苗鼓曾在新加坡等地敲响打出了国内,走向了世界。
说起德夯的路桥奇观,大家第一联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位于德夯大峡谷上空的“世界第一悬索桥”呢?德夯特大悬索桥是世界上跨越峡谷长度最大的钢铁悬索桥,是杭瑞高速公路上跨越的德夯大峡谷的特大型桥梁,位于矮寨上空335米处,采用71对吊索钢丝绳。跨度达到了1176米,投资10个亿,创造了四个“世界第一”:一是大桥主跨1176米,跨峡谷悬索桥创世界第一;二是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方案,创世界第一;三是首次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并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创世界第一;四是首次采用“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创世界第一,预计在2012年3月底通车。
除了这个无比壮观的悬索桥外,还有路,因为在这里有一段路的历史已经上百年了那就是——矮寨公路。矮寨公路位于矮寨北坡上,人称“矮寨天险”,是湘西地区公路上最险的关卡,其地势之险要,工程设计之巧妙居全国公路之冠。
总结了一下德夯和乾州城汇聚了湘西地区的旅游七大之最,那就是全国落差最高的流纱瀑布、全国最具世界品牌的天人合一的百年路桥奇观、全国保存最完整的苗族风情风俗、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文庙之一“乾州文庙”、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集中和传承人落户最多的地方;全国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和独一无二的门楼“三门开、全国最具阳刚之气的古城。